鋼鐵行業碳達峰及降碳行動方案成型
發布時間:2021-03-31
發布者:
瀏覽次數:2209
為(wei)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,鋼鐵行業(ye) 碳達峰行動方案和路線圖已基本明確。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獲悉,正在編製的《鋼鐵行業(ye) 碳達峰及降碳行動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目前已形成修改完善稿,初步確定行業(ye) 達峰目標和重點任務。
據相關(guan) 人士透露,在2030年“碳達峰”和2060年“碳中和”的目標約束下,鋼鐵行業(ye) 碳達峰目標初步定為(wei) :2025年前,實現碳排放達峰;到2030年,碳排放量較峰值降低30%,預計實現碳減排量4.2億(yi) 噸。
具體(ti) 來看,鋼鐵行業(ye) 實現碳達峰、碳減排的4個(ge) 節點為(wei) :2025年碳排放達峰;2030年,碳排放總量穩步下降;2035年,有較大幅度下降;2060年前中國鋼鐵行業(ye) 將深度脫碳。
冶金工業(ye) 規劃研究院黨(dang) 委書(shu) 記、總工程師李新創表示,鋼鐵行業(ye) 是推動落實碳達峰綜合目標的關(guan) 鍵領域,是地方落實碳達峰的關(guan) 鍵環節,是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主戰場。中國作為(wei) 世界上最大的粗鋼生產(chan) 和消費國家,粗鋼產(chan) 量占全球粗鋼產(chan) 量一半以上,碳排放量占全球鋼鐵碳排放總量60%以上,約占我國總排放量的15%,鋼鐵減排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李新創表示,鋼鐵行業(ye) 碳達峰目標是,把有限的碳排放用足用好。碳中和目標是實現行業(ye) 發展與(yu) 二氧化碳排放、能源消耗深度脫鉤。
“從(cong) 目前來看,鋼鐵低碳轉型麵臨(lin) 較大挑戰。”李新創表示,從(cong) 我國目前能源結構來看,高-轉長流程工藝結構仍占主導地位,能源結構高碳化,煤、焦炭占能源投入近90%。經濟可行的降碳空間有限,節能降碳邊際成本日益上升。
此外,李新創還表示,一方麵是鋼材消費需求仍然高企,粗鋼產(chan) 量難降;另一方麵,短期鋼材消費預期的增強或進一步帶動行業(ye) 投資衝(chong) 動,造成新一階段的浪費。他表示,2020年,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(ye) 投資同比增長27.5%,遠高於(yu) 製造業(ye) 投資增速平均水平。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實現碳減排目標的難度增大。
因此,從(cong) 短期來看,降鋼鐵產(chan) 量或是鋼鐵行業(ye) 的首要課題。中國鋼鐵工業(ye) 協會(hui) 副會(hui) 長駱鐵軍(jun) 表示,鋼鐵行業(ye) 要努力在“十四五”期間提前實現碳達峰,要從(cong) 鋼鐵產(chan) 量特別是鐵產(chan) 量下降入手。
“嚴(yan) 守不新增產(chan) 能底線,嚴(yan) 控粗鋼產(chan) 能增長是今年鋼鐵監管的著力點。”有關(guan) 負責人表示,今年相關(guan) 部委將製定出台更加嚴(yan) 格的鋼鐵行業(ye) 產(chan) 能置換實施辦法,進一步規範產(chan) 能管理。同時,實施產(chan) 能產(chan) 量雙控,組織開展鋼鐵去產(chan) 能回頭看,並逐步研究建立以碳排放、汙染物排放、能耗總量等為(wei) 依據的產(chan) 量約束機製。
《方案》對鋼鐵行業(ye) 碳減排重點領域和重點任務給予了劃定。據前述人士介紹,碳減排將主要通過廢鋼利用、原燃料優(you) 化、智能管控、產(chan) 業(ye) 協同、綠色物流、強化碳監管等多個(ge) 方麵進行。
實現的路徑方麵,上述人士透露,將從(cong) 五個(ge) 方麵加以實現。推動綠色布局,包括優(you) 化產(chan) 業(ye) 布局、加大綠色物流、推廣全生命周期綠色產(chan) 品;節能及提升能效,包括推廣先進適用節能低碳技術、提高餘(yu) 熱自發電率、數字化、智能化技術應用;優(you) 化用能及流程結構,包括原燃料結構優(you) 化、鼓勵短流程電爐鋼發展,提高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;構建循環經濟產(chan) 業(ye) 鏈,包括區域能源、資源整合,固廢資源化利用、推動鋼化聯產(chan) ;突破性低碳技術,製度建設和政策體(ti) 係支撐,主要包括碳減排目標、碳市場、標準體(ti) 係、技術創新、氣候投融資、能力建設等。
另外,還應借助“互聯網 ”、大數據技術,構建鋼鐵全過程信息化管控及評估平台,以創新驅動鋼鐵行業(ye) 碳達峰、碳減排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建議,中國鋼鐵工業(ye) 的流程結構應該在減量化發展的進程中作出調整。應該以全廢鋼電爐流程生產(chan) 建築用長材,替代中小高爐、轉爐生產(chan) 螺紋鋼、線材等大宗產(chan) 品,也就是要適當布局發展城市周邊鋼廠,利用城市礦山。
李新創表示,應科學優(you) 化生產(chan) 力布局,切實改變“北鋼南運”的現象。他建議,在京津冀及周邊、長三角等長流程工藝集中地,合理布局發展短流程煉鋼。采取精料方針,穩定原料質量,優(you) 化配煤配礦,提高煉鐵爐料球團礦配比,實現固體(ti) 燃燒消耗進一步降低,隨之降低化石能源消耗產(chan) 生的碳排放。
駱鐵軍(jun) 表示,應發揮好進出口調節作用,在保持高附加值產(chan) 品出口的同時,減少一般產(chan) 品出口,增加鋼坯、廢鋼等初級產(chan) 品進口。推動低碳冶金等變革性技術研發,提高高強度鋼材的應用。例如,研究推進四級以上螺紋鋼的使用取代三級螺紋鋼,減少用鋼總量。
駱鐵軍(jun) 說,中國鋼鐵已經到了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(guan) 鍵階段,環保壓力持續提高,進口原燃料價(jia) 格居高不下,企業(ye) 麵臨(lin) 盈利水平下降風險。他建議,鋼鐵行業(ye) 要繼續眼睛向內(nei) ,通過對標挖潛,推進管理體(ti) 係和管理能力建設,補齊短板,提升管理水平,應對國際國內(nei) 新環境的挑戰,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來源:中國鋼鐵工業(ye) 協會(hui) 網站、經濟參考報